讀着回憶走過去

廢筆數年,對文字的記憶已然依悕斑駁。記憶總在不經意間化成霧氣。再次執筆,竟然是撰寫一篇讀後感,那是初中的玩意呀。《踏着回憶走過來》一書記載作者蔡利民兒時至少年時期,在明華大廈的日子,以至後來再訪舊鄰長輩已唊着歲月的唏噓。此書在歷史文獻的基礎上,感性地描畫了那些年的生活點滴,映照著同代人的成長故事,往日濃情堪回味。

我與作者相差十八年,居然有着不少交疊的回憶。八十年代中期開始,香港城市發展之急促,令一個時代的文化幾近消失於無聲無色之中,那一片片交疊也就集中在我十歲以前。與作者不同,我一家由寮屋遷入公屋後,才誕下我,以後就是一家六口。故此我的記憶僅圍繞公屋大廈。一邉讀着《踏》書,一邊沉思,昔日舊事襲上心頭‥‥‥

工廠外判加工工序給社區內家庭的運作模式,在七十年代達到全盛時期,至八十年代末已至尾聲。而我仍是孩啼之時,母親抓住了工業時代的尾巴,把外判工作帶到家中。印象較深的是剪牛仔褲線頭和穿膠花。我們一門四傑女為了賺取積蓄都會自動獻身,一天工作下來,可以換到五毫子至一元不等,也不曉得母親有沒有抽佣。這個價在當時僅夠買一塊麵包,對於沒有零用錢的窮孩子而言,珍而重之地儲起來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書中提到每逢盂蘭勝節,便會燒起一堆熊熊烈火。相信不少公屋人都有類似經驗,但不一定在盂蘭勝節。例如我家在此日沒有進行盛大儀式,也不見得鄰里街坊有,最多只在家門前化元寶,大廈內外相對平靜。反而在中秋節卻會見到公屋附近、大廈內、公園仔各處都有人在玩火,煲蠟是較富裕孩子的玩意。我家幾姐妹會燒報紙和所有可以燃燒的紙張,最期待就是看到勢頭夠大的火焰。大概小朋友都喜歡玩火吧。沒有管制年代特別令人懷愐。中秋過後到處是烏黑黑的碳痕和紅蠟跡。

至於作者在乒乓波枱上的爭霸稱雄,更是一眾公屋小子的共同回憶。不過,依我記憶所及,我居住的長康邨一期三座大廈最初並沒設有乒乓波枱,後來在拆卸各座原來房屋署辦公室的位置建設了新穎的波枱,搓波的場面在放學後及週末此起彼落。我大家姐也是常客,常與好同學芳姐相約搓波。這個情況到我入讀中學後有着明顯的轉變,九十年代經濟蓬勃,「上車」容易,新一代都遷出公屋,造成屋邨人口老化,屢見波枱被閒置冷落的情況。在那個不用爭枱的日子,我和三家姐偶然會來打「滴滴仔」。而在還沒有波枱的日子以前,三座大廈之間奇妙地有一個設有球網的露天羽毛球場。羽毛球是我家幾姐妹最喜愛的免費消閒活動,可是得聽天由命,打風落雨自然不能落場,天朗氣清,但風勢稍大最掃興,有吉場也不會有打羽毛球的興致,本來發得很好的球隨風一飄,心也飄走了。今日大概再難找到露天羽毛球場這種產物。

其他交疊的回憶諸如行山晨運徑,掛八號波的日子在家圍爐泡茶這類合家聚首一堂的温馨場面,雖非與公屋有必然的關聯,卻或多或少串連着各自沉殿的歲月。閱讀《踏》書期間,我忽然想起了一件一直不經意的事情,母親的性情大變應該是在那一年。那年暑假快要結束,母親帶着我和三家姐,從家鄉返港回家經羅湖口岸入境,母親一如以往用竹竿單肩挑起粗麻繩包裹的兩大袋行李,踏上移動扶手電梯,突然間失去平衡,差錯了一腳,人和行李連滾帶翻到了地下,頭沒有跌破卻是痛得要命,我記得當時母親沒有即時入醫院,事後找了中醫師看診,喝煎熬數小時的中藥湯。從此,母親再沒有使用扶手電梯。那年是強大母親的轉捩點。

張貼在 每日絮語 | 發表留言

一期一會

IMG_0880

上週末去茶具文物館的樂韻茶聚,茶是普通不過的普洱,倒是古箏音韻最享受。樂茶軒老闆葉榮枝席上閒談,其中提到「一期一會」。

這是出自日本的片語,說的是每一次相遇都可能是一生人的唯一一次,所以應好好珍惜。很有意思的一個詞匯,數年前看書初次接觸。的而且確,我在旅程上總會遇到一些很想去珍惜,卻可能是唯一一次見面的「朋友」,再遇是莫明的興奮和更珍惜。現在這詞匯有了新的意義,人生經歷的事情,今天不做,可能錯過了唯一一次機會,「活在當下」,這是我們用的諺語,正好回應「一期一會」。

張貼在 每日絮語 | 發表留言

《盧亭》與本土概念

IMG_0436

盧亭是魚頭人身的「怪物」,傳說是香港人的始祖──「原住民」

很喜愛盧亭的天真單純,越喜愛,到劇終時就會越刺痛,因為她注定是一個悲劇。「官迫民反」的一幕,心跳到了九月廿八日雨傘運動啟動的一日,而最後傷痕纍纍、滿身鮮血的始終是自己。多麼的無理,卻是千年來中國人默默接受的傳統,甚至去懲責顛覆這謊謬價值觀的一代。盡管無法接受謊誕的現實,然而雞蛋的一方注定是脆弱的。

很喜愛《盧亭》,此刻最喜愛的一套本土劇,比《走不出的雨巷》更勝一籌,更有劇力。將遠古歷史拉到眼前切身的價值觀,此劇較前者更能牽動觀眾的深處,以既幽默又瘋刺的手法,植入本土文化的血脈,緊扣住本土觀眾的動脈、心弦,笑中有淚(痛)。而音樂、道具、服飾的悉心選擇鋪排,則巧妙地貫穿著古今本土歷史文化,充份發揮了本土人的創意,令我們這些本土觀眾捧腹之餘產生很大的共鳴。

《盧亭》與林懷民製作的台灣舞台劇《稻禾》有一脈共通之處,土地是劇的主軸,一項可以代入任何時地的命題,任一個族群都可產生共鳴,因此《盧亭》在異地愛丁堡上演大受歡迎,實不為奇。土地,是生命競爭賴以生存的領域,人類文明史上寫下幕幕爭奪土地的戰事,到後現代資本家霸權式的佔領,引證土地對人類有着重要的象徵意義。今日香港在土地議題上白熱化,當權者濫用公民付予的政治權力,強搶民眾的土地,破壞了本來安穩的生活。東北發展激發了香港人對土地概念的再思,身受其害的村民,看《盧亭》應該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喜見香港劇界能創作緊扣社會議題、精神層面的佳作。相信編劇、導演和劇組對近日香港社會上發生的種種百感交集,可以感受到整場演出發至內心而表現於形體。

張貼在 每日絮語 | 發表留言

沉思

DSC_0043

有獸性的人類很平常,
人類本來就是獸性的動物。

聰明的人通常目光短淺,
聰明而具智慧的人屬少數中的少數。

能言善辯的人不一定真材實料,
滿腹經論的人不一定善於表達,
但人總愛相信前者。

權和利是人類自私的基因,
自私是戰爭的原罪犯。

愛沉思的人容易狐獨,
因為外人無法理解。

歷史不會重演,
只會一次又一次教訓人類。

弱肉強食是大自然的定律,
素食與環保之間從來沒有等號。

食物從來沒有因為基金的增長變多,
但城巿人只關心基金回報率,
不愁全球未污染農地萎縮,
忘記餓了要吃飯,
忘記帳面的增長不能變成真正的米飯。

天災人禍是自然定律,
懼怕死忙不如珍惜當下。

人滿自然為患,
素食不代表食糧的需求會減少。

結婚不是幸福的代名詞,
找到彼此懂得如何去愛的人才叫幸福。

張貼在 每日絮語 | 發表留言

電影《N+N》與城鄉價值的再思

archi snapshot 019

應要求,亦因為他們一番真摰熱誠,寫這篇文章。

去年十月,機緣巧合下,看了一個畫展《線情》,每幅作品都由一條線無間斷地畫成一幅畫,當時我腦海裏有這個疑問,是一筆過嗎?今晚與創作本人確認了。當時驚嘆香港有這樣一位大師級的藝術家,作品簡樸而豐富,簡單線條卻觸動人心,勾勒出各種難以言語的情感、關係、生命變化中的人物。因為太喜歡作品,買了兩個印有作品的布袋,同場還銷售《1+1》的DVD,才驚覺畫家是拍攝這套獨立電影的導演──賴恩慈,多才多藝說的就是像她這樣的人物吧。那時開始,我記住了這個名字。

那晚在網上搜尋關於她的資料,發現她還是一位很出色的劇場演員,youtube上載了早期她在旺角街頭表演的劇場《女兒紅》短片,多方面發展而都達到很專業的水平實在不簡單,而更重要、也是我最欣賞的是她能堅持她的價值觀,並見諸和實踐於她的畫、劇場和電影。惟有這份堅持,才塑造出真正的好作品。不過這裏主要談的是她的電影。

《1+1》在2011年上畫的時候,已經想過進戲院看這部電影了,但場次不多,工作關係,很容易就錯過了。當下看到有DVD出品便即時購買,回家就在細小的電腦螢幕上看。好的作品,即使在這侷促的畫面中,仍是好作品。《1+1》的主題圍繞菜園村,一個回應及反映社會時事的亦真亦假的故事。昨晚看完續集《N+N》後的十五鐘電影分享會上,才知道部份情節為真實的片段,演員與真實的人物在戲中互動,構成了半真半假的紀錄片,卻又駕馭得非常流暢自然,沒有半點突兀,這是我認為很有趣的一部份。整套電影的拍攝手法很另類、清新,走出既有傳統模式的框框,這才稱得上作品。值得一提的,是電影貫徹了導演的個人價值觀,現實生活、價值觀和電影融為一體,模糊了戲裏戲外的界線。它是一部紀錄片,還是一部實踐夢工場的電影?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電影裏運用了很多具象徵意義的符號,我在影後分享會上學懂這一點,原來電影會利用符號學,傳遞訊息,等觀眾去解構。價值是什麼?價值=金錢?等等都運用了符號去表達。

我和菜園村也有一點淵源,2010年,沒有半點建築知識的我,自薦在一位建築系教授的事務所實習,協助製作模型,那時主要的項目就是菜園村,我因而有機會參與其中,一起與村民開會,到村民家中吃晚飯。他們的房舍都有自己的小庭園,傳統的設計,假如保留下來也就是活生生的博物館。拆了,現在什麼都拆了,大樹、家園,連根拔起,可政府沒有還他們一個家,因為路權等種種問題,菜園村村民到了今天仍住在臨時房屋,抵受住無情的暑熱,這就是我們這些香港人咀巴裏的發展,為了「發展」迫他們犠牲自己的生活。等待是電影裏帶出的其中一個訊息,今晚出席的《1+1》放映分享會上編劇楊秉基和導演賴恩慈解話,但戲裏沒有表達而我想到的是,村民在等待他們的家園──由設計完成到現在超過兩年還沒有順利重建起來的家園。

香港人善忘,早忘了菜園村,今天有新界東北,而導演選擇等待這另一個發展冒起時,刺激觀眾去思考。建立和破壞只在一線間。

張貼在 每日絮語 | 發表留言

洗滌心靈的民宿濃情

Image  Image

撐着眼簾,眼前年輕的民宿老闆娘亞由美,在新宮小姐的指導下,終於成功自己穿起度身訂造的和服,已是一個小時。我這才雀躍起來,提起相機,早已回房休息的Louis也被呼喚回來了,新宮貫徹地當起模特兒的指導。我們在和室、庭園間不停咔嚓相機。

穿和服的過程,反映了日本人的精細文化,一小步驟做得不好,和服便穿得不好看,布袖繩結之間,逐點拉拉扯扯,要成功穿好一套傳統和服,很考經驗和功夫。熟悉傳統日本文化的新宮小姐,駕輕就熟,十分鐘就可以完成了。

下塌民宿Ordori的第二天,一個悠然的下午。

Odori位於JR美章園站附近。Odori是舞蹈的意思,亞由美希望這家民宿可以像舞蹈般,歡迎不同國籍的人加入、參與。亞由美現在才廿八歲,當起民宿的老闆娘更是兩年前的事,竟有這種魄力和才智,實踐這個夢想,該羡慕還是欽佩呢?

早上,品茗過新宮小姐泡的正宗綠茶,在她的熱情引領下,我們包括Louis三人騎單車到附近民居光顧的巿集購買手信,在一家傳統的餐館吃日式早餐,她更熱情請客。回到Odori,又泡茶吃小點閒聊好久。本來打算外出,最後又留下來看亞友美真人試範穿起整套傳統日式和服,到得拍完照已下午三時許,是下午茶時間。新宮小姐不知什麼時候買來了茶點,像主人家似的,又演奏起茶道樂章來,招待我們這些來自不同地方的客人。

新宮小姐是其中一位房客,與我同房。原來她是一位音樂家,演奏傳統日本樂器,在日本各地演出,不時會來到大阪,每回都會在Odori下塌。這次在大阪的一場表演剛結束,與她相遇了,共同渡過了懶洋洋而愉悅的一天。晚上,其他房客都回來了,和式客廳內交雜着不同國籍的聲音,在酒意微濃之中,新宮說起英語來。日間,我們可是雞鴨交流。

張貼在 每日絮語 | 發表留言

一個人的旅行──大阪

Image

台東 一種感情
關西 又是另一種感情
禮貌 好客 樂助 親和
還有共同心靈語言的知己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愉悅 因為路上與您們相遇
勝過千言萬語
讓我從孤寂的世界 短暫走近朋友的懷抱裏

一個人的旅行 原因有很多

依傍在清水混凝土牆的臂彎上
心蹦跳了出來 無以言語的感動
原形的材質 空間 形態 光影
是建築語言的對話
遊走每一角落 聆聽它想告訴您的聲音
片刻的停留 好作彼此的交流
夢寐似的 終於來到作品的跟前

一個人的旅行 原因有很多

中之島上 迷路與迷失的交錯、交織在痛苦之中
自我的責難 緊隨旅程 來到大阪
逃離一個城巿 逃不了心靈的枷鎖
黑夜的街道上 瘋了似的搞打腦袋

一個人的旅行 原因有很多

壓抑的空氣 無法話語的國度
尋找靈感 尋找靈魂
急切的 要離開這片土地
呼吸 新鮮的空氣 喝吮 思維的清泉
還給一個原我

一個人的旅行 原因有很多

張貼在 每日絮語 | 發表留言

捏土

埋在混凝土下面的是黃泥土,
人到青年才知道自己這樣無知,
是從沒有意識去思考這個問題吧。

手心捧着黃泥土, 課堂上“熱愛土地”這句話盤旋在腦海裏,
課堂第一天最後一節,認識土壤和學習培苗,
培壤土不是初次接觸,卻第一次體會到土壤的質感,多虧老師。
原來土壤分這麼多種,不同的土質適合不同植物生長,
可是連盆栽裏的土壤,也要混和不同成份比例的土壤,
植物才能茁壯成長。

木質植物需要混和多點沙土,植物的根才能牢固地抓住泥土,
因為培壤土太鬆軟,
蔬菜則適合在較多培壤土成份的泥土上生長,
而幼苗可以用純培壤土來培植。

培苗時間不能過長,超過一個月就已經太老了,
幼苗根在培苗杯內發展到某個程度,
錯過了時機才移盤已經太遲,
從工作坊拿回家的蕃茄苗已經一星期。
昨天才知道這一點,馬上給老師責怪,
回家第二天趕緊去找黃泥土。

蕃茄苗從培苗杯移植到盆,
老師說需要一半培壤土,一半黃泥土,工程附近就可以找到黃泥土。
培養土已經混和了鎖住水份的珍珠石和成熟的糞肥料,
成熟的糞肥料無嗅味,
使用生肥料,真菌容易爆發不可收拾,阻礙植物生長。

剛好家附近正進行工程,
果然有一堆堆黃泥土,平時竟然沒有留意,懵然不知,
趁工人走開了,拿個袋子走近被欄杆圍住的其中一堆土,
看來較“鮮嫩”,
用手量一量,土仍然很濕潤,
原來剛掘起的黃泥土是濕潤的(無知地想)。

找來一個大盆,將黃泥土倒入,用手去捏碎,
感覺像在捏麵粉,
朋友們個個在面書上做麵包,
我卻在弄泥團,
但滿足感應該跟做麵包一樣吧
手抄着培養土和黃泥土,色澤漸漸混和均勻了。

張貼在 每日絮語 | 發表留言

從《字裡人間》看即食文化

Image

很欣賞日本人在急速的城巿發展下,仍有一份堅持傳統追求完美的抗爭精神。這是看吧電影《字裡人間》的一點感觸。編製一部字典,動輒十年廿載,完成一件事,虛耗一生的青春,在現今追求速度的即食文化城巿,簡直天方夜譚。這正是電影想帶出的訊息──要把一件事情做好,需要時間。

要製成一部有質素、有水準的字典,編輯工作完成後,需要揀選合適的紙張,包括考慮使用者翻頁時的便利和手感,另外還要進行五次校對,確保沒有錯漏。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時間,不能馬虎,不能為了按時完成目標,而放寬標準,紙質不對,就要再改良,即使第三次校對才發現影響整部字典編製的錯漏,也得重頭核對一次,確保沒有遺漏。

電影裏印象頗深的還有這樣一個片段,總編呼喚一名小編來查問,原來小編為了加入插圖,刪去注釋的部份字句,總編說:「刪去字句是可以的,但為了插圖而令字義的解釋不夠清晰,是本末倒置!」

一套電影,體現了日本細緻講究的傳統精神,那份認真和執着,與現代城巿似乎格格不入,非經濟效益所能容納,而這也正是前人爭扎保存的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一部字典,象徵所有其他事情,編製一部有水準、有質素和可靠的字典,即如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過程需要時間、認真、執着和堅持。

近日看了香港舞蹈團的「八樓平台」舞蹈演出,雖說是實驗劇場,卻讓我和友人得出一個結論──馬虎!結果當然未能成功帶出訊息,那怕文字的表達更勝於舞姿的表現。早前看過日本小劇團的交流演出,是精彩絕倫的一部小品,劇場只有一個訊息,主角極力奔跑追趕時間,就是為了對現諾言,不背負朋友的期望和信任,國皇因此對人的誠信重拾信心。劇場用了多種表現手法:混雜傳統及現代、經典及時常、西式童話及日式傳說等眾多元素,單憑舞蹈、肢體語言和聲音,構成豐富的情節,在同一佈景和服裝下,給予觀眾多姿多彩的視覺和聽覺體驗,令在座的人都不得不折服於劇場帶出的訊息。一個本來很老土的童話故事,在精心的設計下,經過台前幕後投放時間,一絲不苟地鑽研每一個細節,竟然為觀眾帶來嘖嘖稱奇的演出。不論是大型或小型劇場,只要用心、認真製作,也可以成就一部好的作品。

曾經在報業界工作過一段日子,徹底體現了經濟體系下,高效率的即食文化,那時連編輯都疏於校對,錯漏百出,同行間也經常以抓捉報章雜誌的錯別字為樂趣。從前辦報的知識份子對文字質量和準繩的嚴謹要求,今日已近乎傳說。也許你今天翻看報章時,已經發現好幾個錯別字。其實,就連後一輩的博士學者出版的歷史書刊,都可以發現不少錯別字,就如家常便飯。

香港近年的地產項目不都是在高效率低成本的條件下完成嗎?一個個倒模的大型購物商場、屏風屋苑,只要求達到經濟效益,不審美,不講求人文精神,也不考慮社區文化。正如無線劇集《天與地》談到,活在這個城巿裏的人們隨波逐流,習慣和接受了這種文化,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問題在於大家都忽略了即食文化背後的副作用。

誠然,我也是即食文化下成長的城巿人,欠缺專注和耐性,做事不夠認真和嚴謹,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亦在自我反省。

張貼在 每日絮語 | 發表留言

蠔涌味影相片展 20-21 Apr 2013

蠔涌味影相片展 20-21 Apr 2013

在地生活的的紀錄:晝與夜,春夏秋冬四時變化,自然、建築與居民生活之間的對話,晴天、陰天、雨天…

是次在地展出,觀眾得走入蠔涌老村,感受這裏的點滴,細味相片的紀錄,從視覺及嗅覺出發

曾翠珊憑藉《大藍湖》榮獲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晉導演獎,拍攝背景就在蠔涌

交通:於彩虹地鐵站C出口轉乘小巴 1A或巴士92號至蠔涌村下車,亞視舊廠房所在地,很容易辨認,沿河(引水道)直行約3分鐘至修車房,沿屋與泊車場之間的小道走入便是。

ex

活動後記:

台灣「在地」一詞很有意思,它意味一種地域上動態的生活文化,蘊含豐富的人文活動,近代藝術常予人感覺只屬於一少部份人的事情,即便展覽可讓公眾參觀,也經常是被動的出席而已。在地展覽的目的和意義,是渴求展覽與村居民之間的互動,藉此拉近藝術與生活的距離,展覽就在村內,在你的隔鄰,展出者就是平時住在你附近的鄰居,展出作品是他們熟悉的生活環境。

IMG_6686IMG_6650

 

 

 

 

 

接近兩年於蠔涌老村的在地生活,期間拍攝了一些住屋周遭環境的相片,正好紀錄此地晝夜與四時的變化,自然、建築與居民生活之間的對話。遷離單位前,把所有家私撤走,騰出不足三百平方尺的居住空間,化身成展覽廳,進行為期兩天的「蠔涌味影相片展」。展覽包括視覺和嗅覺兩部份,前者分兩邊展出黑白與彩色相片,後者裝置帶有不同生活氣味而盛載回憶的再生玻璃瓶,瓶內放了雨水、剛從洗衣舖取回的衣物、枯枝葉、空氣、煮剩的米、在單位內寫的揮春等。

十分感動村民和探訪親友的村外人認真地觀看展覽,並細談蠔涌的歷史和變遷,這正是我所期待的,與村民之間的互動,期間得到多位村民的讚賞和鼓勵,對是次展出給予正面的評價,有些村民看到附近貼出的宣傳,便憑地址摸索到單位來。萬分感謝遠道而來,深入蠔涌老村參觀展覽的朋友,也要謝謝協助我裝置場地的好友和購買相片以贊助是次展覽活動的街坊和友人。

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以遊擊隊的方式,設計對抗都巿過度發展的建築、民宅,我也希望仿效這位大師,以遊繫隊方式,推動在地生活藝術,散播生活就是藝術的文化氛圍,未來仍要繼續努力。

張貼在 每日絮語 | 發表留言

《走不出的雨巷》觀後感

Image

一套劇能引領觀眾由對一位名噪文壇的詩人一無所知,而至深入其一生的心露歷程,可謂非常成功。本人自愧對文人認知不多,對戴望舒的名字幾乎能以陌生兩個字來形容,然而劇組精心的排練和舞台製作,不但讓我體會到他爭扎痛苦的一生,更吸引我去閱讀他那淒美的詩。看過話劇對詩人創作心境的深入剖析後,要理解和咀嚼他的詩句也變得較容易,而不致有疏離或陌生感。

為何能創造出如斯大的感染力,我相信這必得歸功於台前演員與幕後工作人員的互相配合和一絲不苟的精神。首先,角色編配上已然匠心獨到,全劇由三人合演一角及一人分演四角構成人物大綱,使得演員能超脫客觀的表現方式,突破性地演活劇中的人物。

詩人豐富而錯綜複雜的情感和思維,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一直在轉變,該如何切入他的內心世界?劇中戴望舒化身成三人,由蘇育輝、鄭嘉俊和葉興華分別色演少年、青年和晚年(日據時期被日軍拘禁嚴刑毒打,以至病患纏繞,終年僅四十四歲),相信沒有比這更好的演繹手法了。如此一來活在不同階段的戴望舒自我形象都鮮明起來,而晚年歷經國共內戰、日戰摧殘及戰後投敵附逆指控,加上愛情上的折折挫敗、病患纏身等等,將一位本來對夢想充滿憧憬的有為青年折磨得身心俱疲,一種難以言語的孤涼悲淒和痛苦爭扎,在一幕三個「自我」的激烈拉抯中活形活現,詩人晚年的困惑:為什麼心頭消失了光輝?為什麼沒有好好珍惜曾經擁有的幸福?亦透過少年和青年在不同場景中屢次責問晚年的「自我」得到彰顯。而這種困惑,又何常不曾在眾多充滿理想和夢卻不得不對生活妥協的你我中浮現。

相反譚芷翎卻一人分色三個在戴望舒不同人生階段出現的女人,演繹詩人一生的摯愛,主角仍然是戴望舒,然而戀愛在他的詩和人生都佔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藉著三位一體的女性形象帶出他的愛情,似乎又是最佳的處理手法,既沒搶去主角的重心,又能突顯他的人生路上充滿遺憾的戀情。

不管是合演或分演,相信演繹上有一定的難度,顯然演員在角色上下過一番功夫,經過深入的揣摩,臨場演出均發揮得淋漓盡致,尤其芷翎不但分色三個性格各異女人,還扮演指控戴望舒投敵附逆的審判者,瞬間變換不同角色,舉手投足,以至情感表現都會有很大的落差,而她卻拿捏得宜。另一挑戰是演員得跳出舞台的局限,在觀眾身旁穿插,其混然忘我的專業水平,真的非常值得欣賞,當然也要稱讚有水準的觀眾們適時讓出「舞台」空間。

是次表演的舞台,打破以往固定空間的限制,並且成功向康文署借得時代背景非常吻合的場地──前甘棠第現孫中山紀念館,建築就是舞台,舞台就是建築,而這個舞台是流動的,從地下廣場、二樓白廳到露台、天井、樓梯等,建築的一柱一窗,都是舞台的佈景或道具,演出巧妙地運用現有建築空間,藉著遷移陣地轉換場景,演員在不同環境中穿梭,與觀眾擦肩而過,觀看這場演出就如置身其時其地,親身經歷詩人的一生和內心掙扎。劇終在廣場上散下雪花般的紙片,洋溢詩夢一般的餘韻,令觀眾對詩人一生的悲淒猶有遐想。雖然這是一項小型製作,但能善用空間,省卻不必要的浮誇佈置,最原始的舞台背景,反而更能令觀眾投入。觀眾緊隨演員遊走到不同場景,不吭一聲,就是怕打破演出的氣氛。

流動舞台引申音效的限制,劇組再次化腐朽為神奇,梁寶榮捧着一支結他,陪演員奔走各個場地,既現場配樂,又是演員,而這位演員沒有一個角色,可是他也在演呀,融入戲中成為演出的一部份,配合得天衣無縫。演出的氣氛和節奏,就僅靠結他的音樂、聲響和燈光的收放,營造張力。

個人還十分喜歡劇中在部份章節適切地加入舞步舞姿,這使人物變得更生動,優美的動作也讓觀眾着迷,帶有催化的作用,舞蹈編排上沒有逾越演出者的戲劇性表現,正如劇組人員所言,要讓觀眾感受詩的情感,不能單靠朗讀,舞蹈是其中一種表達方式。

謝謝朋友推介我欣賞這場極優秀的作品,台前幕後工作人員傾心製作演出,將普羅觀眾引入詩人戴望舒的內心世界,拉近與文學的距離,劇目在孫中山紀念館演出,以最小的空間創作最大的宇宙,演員在建築的不同空間遊走,觀眾緊隨,有如一起走進那個年代親身感受這位詩人的一生…原來香港的話劇已經走到了這個水平,真是一個驚喜,感謝自由創作人付出的努力。

張貼在 每日絮語 | 發表留言

遊天水圍圖書館

DSC_1609

不用上班的日子,來到天水圍圖書館暨康樂大樓,一楝出類拔粹的的建築,穿梭其間處處找到安藤忠雄的影子。不單是清水混凝土的抄襲,而是細節的設計和處理上都很有他的風格,相信設計者一定很崇拜安藤忠雄。

只是香港已有不少建築挪用他的設計,欠缺獨有的本土人風格,讓人貽笑香港建築師都不懂設計,稍有建築風格都是抄來的。大概安藤先生太大方,沒有註冊版權,以至香港建築界(尤其政府建築署)抄襲無度,一本專門介紹安藤忠雄作品的台灣書就誤將赤柱巿政大樓歸納在內。

 

 

 

DSC_1607

撇開抄襲,整楝建築設計在香港算是非常優秀的,建築內各處設有中庭、窗漏、落地玻璃、框景窗,可謂花盡心思,除大量引入自然光、室外景觀,還增加了空間的流通性和趣味性。而通常被擱置在防煙門外的樓梯,則被細心地設置在館內當眼位置,頗為寬敞,成為重要的設計一部份,不但各樓層的景觀被灌通,且不同樓層的上落梯間都被周詳考慮地創造出新的光景,有如遊園廊,極能鼓勵公眾採用樓梯,享受遊走其間的樂趣。

建築各處亦多設有梯級連接多個橫跨不同樓層的室外空間、花園,再從不同方向、位置連接至地面的建築範圍外,不論從那個方向都能隨意找到梯級走上館外的空間,再進入館內,從意義上開放地面向公眾,實際上也方便公眾,且也令建築空間更具趣味性。

DSC_1603內設有大量的椅子、梳化雅座足以供讀者使用,大部份坐位靠窗,閱讀之時,可以享受到景觀和天然光線,對讀者非常貼心,這一點遠遠優勝於中央圖書館,即便平日,後者經常有坐位短缺的問題,而且大部份坐位都不靠窗。在自然光下閱讀,不會容易感到睏倦,對眼睛好,這本來是設辦圖書館必須考慮的,可是不管港、九、新界、離島的圖書館,即便有窗,不管窗外是樓景、樹景,館內都會把廉放下,阻隔所有自然光和景觀,確實令人費解,也是我認為香港圖書館不討好的原因。

DSC_1589

參觀其間,見有一、二讀者坐在窗前遠眺窗外沉思,旁若無人,確實有趣,心想一所好圖書館的用途還真能超越本身的功能,香港真需要多些這類貼心、可觀、可用、可遊、可思的特色建築,希望這將是未來香港建築的發展方向。


只是還真期望它一整楝都是圖書館,收納更多書類和豐富館藏,達到國際級數。綜合泳池、室內運動設施、圖書館於一建築內,總覺得是政府對後者,甚至是對閱讀文化的不重視。

DSC_1593

題外話,天水圍圖書館相信是全球保安最嚴密的公共圖書館,每層最少有兩位保安員巡守。我每次在室內或室外嘗試拍照,都遭到保安員阻止,其中一位保安員向我解釋,圖書館多處落地玻璃,避免女士裙底風光被偷拍,一律禁止攝影。啊,原來我像這樣溫文的女性也有潛在可能偷拍裙底的動機。香港的規範之多還真不敢恭維。

張貼在 每日絮語 | 發表留言

雨後春筍的游擊隊

DSC_1535

也許我瘋了,但在還有活力的時候,必得去闖,

試着以游擊隊的心態,把這不可能的事情,由這一丁點兒開始。

到這種年紀,沒有成就,也沒有特別長進知識,就僅有生活經驗累積的智慧,且憑這一點智慧去追逐心中的夢想。

沒有能夠跟身邊的人說,說了也沒有人會明白,就只有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在能力範圍內,用不能再緩慢的步伐去做。

工作了這些年,再不去燃這把火,我必會枯掉在死胡同裹,讓我任性地去開始吧。

願寂寞能守護我把這件事順利地,一步一步地去做。

張貼在 每日絮語 | 發表留言

詩遊

butterflies 繼續閱讀

張貼在 每日絮語 | 發表留言

台灣-一個旅人

Image

因為只有寫下,才不會忘記
(記在心裡不更好嗎?)
只有寫下,才能將美麗的一刻傳閱、分享

(我想跟她說聲再見才離開)
妳跟前面的人說再見就和跟她說再見一樣

我們貪玩
漸漸地認真地玩起來
而且玩得太認真了
玩得亂七八糟
並且太認真地玩

和兩位國內大學知青在花蓮自行車徑的路上相遇,一文一理,一個思考、一個率直;回花蓮巿的路上,小男生把他那枱租來的專業腳踏換給我,說男生要幫女生。

我覺得我們很久以前就認識了,也許我前世欠了你的,一定要請你吃飯
他們(台灣人)對精神層面的要求很高

回高雄的火車上,一位一直面帶和藹笑容的鐵道員跟我說──
怎麼這麼快就走了?你一定要再來台灣。

在花蓮的火車站上,她幫我去排隊,幫我向職員換了由花蓮到台東的坐票,幸免了三個小時的站立,雖然由台東到高雄的兩個半小時仍是站票。

由三間到花蓮的路段,青山在返回台北的路上載了我一程,他和兄弟返回台東掃墓後趕返台北工作。

銀行下午三時半就不處理匯款、換貨幣了-
我可以幫你換
阿朵避民宿的匯款也得馬上處理-
這個我也可以幫你匯
阿升管家是我下榻的一家青年宿舍主人(“台東胡弄”),晚上還買夜宵給我們這群宿友。

在都蘭“好的窩”下榻,晚上回去的時候,Homi大聲親暱地呼喚-
Ankie!你回來了!
像很久以前我已經是他們的朋友。他們在火爐邊生火唱歌、聊天、喝小酒,我加入了他們。

張貼在 每日絮語 | 1 則迴響

地產生態圈 VS 文化生態圈

在香港遍佈地產商有規劃地發展出來的倒模式商場生態圈之間,一處偏遠的角落,一個藝術文化生態圈靜靜地滋長,尚幸地產霸權的捉抓還未伸展到這一片土地──火炭工業區。不經不覺,隱身於工廠大廈森林的火炭藝術村發展至今已有十年,又最初零丁數戶,到今日百多戶藝術家工作室,令人驚嘆在地產巿場主導的城巿當中,她竟有如斯的生命力。

火炭藝術村於每年一月份其中兩個星期的周末對公眾開放,每次都因為地點偏遠和忙於其他事情而錯過僅四日開放的時間。前兩天,9月27日星期二早上,畫班老師Joanne突然傳來短訊相約到火炭藝術村,我回了她一個訊息:你知道哪些工作室會開放嗎?我再給她一個訊息:好吧!12:45pm在火炭鐵路站見。手上沒有藝術村的地圖和資料,匆忙間拿了兩張藝術家的名片,好歹有個方向,要不然先到他們的工作室扣門。

到達火炭站,站台地圖上沒有藝術村的標示,出口處的水牌同樣沒有,與石硤尾藝術“村”(其實只是一楝建築)由鐵路站到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沿途路上到處有明顯的指示牌和橫額大相逕庭,奇怪近百戶的藝術村反而遭港鐵忽略,被政府遺忘,這屬好屬壞?多一點寧靜,多一點生存空間?

等了十五分鐘,Joanne終於來了,她手上沒有地圖,也不知道從何開始。我們先依名片上寫著的山尾街走去,走了十來分鐘,眼前不過是一楝楝工廠大廈,一點藝術村的跡象也沒有,Joanne問我們走對路了嗎?我有點猶疑,但名片上的地址還要經過幾座工廈才到,反正就只知道名片上的兩家工作室,先拜訪他們再說,若然都碰門釘就沒辦法了。

門鐘按下,開門的正是郭玉美老師。郭老師給我們這兩位不速之客嚇着,但還是歡喜地把我們迎進去。碰巧郭老師正忙於編稿,沒有外出吃飯,我們算是走運。也許出自藝術家的那份熱情,郭老師不但沒有因為我們不請自來而拒諸門外,相反還百忙抽空給我們講解《香港視藝誌》的出版概況,讓我們參觀她的工作室,介紹她的珍藏。郭老師只怪我們沒先來個電話,讓她執拾書桌。

郭老師去年創辦《香港視藝誌》,並在浸大及工聯會等授課,在本地藝術界是老行專,我在最近參加的一個藝術概論課程上認識她,她人很和藹,沒有架子。她的工作室,一屋白色牆身,光猛潔淨,靠牆一張貴妃木床,工作太累時,可以舒適地躺下休息,兩邊相對的牆身分別掛着郭老師的水墨畫和《香港視藝誌》藝術總監的插畫作品。自然光從寬闊的窗穿透間隔兩個空間的屏風書架,投進郭老師工作的長槕上,近窗的一列櫃陳列着老師經年的美術珍藏。離開郭老師的工作室之前,她還不厭其煩地給我們聯絡多個正在工作室的藝術家。沒有老師幫助點燈,那怕我們便得為此行劃上句號。

接下來拜訪的幾位藝術家,他們均長時間駐守在工作室內進行創作,相對較全面地投入藝術事業。聽其中一位藝術家說,這裡雖然有近百戶工作室,但九成都另有全職或兼職工作,平時只有約莫十位藝術家會留在“村”內。

跟着笑容隨和的林東鵬走進他的工作室,最喜歡是那寬闊窗框外的山景和滿室木畫作品,帶點水墨或古石刻的風格,內容貫穿古今,由山水動物到現代人物。到訪之時,地上正鋪放着一塊塊木板,告訴我們林東鵬的新構思是一件由多塊木板湊合起來的大型畫作。工作室內有不少林東鵬構思後實驗性地造出來的有趣作品,包括頭頂上一枝枝四方柱體源自凝固煙花的意念。

在火炭工廈的租工作室的好處是地方闊落、景觀一流,我們正艷羨他邊享受如斯山景邊創作,他說前面很快會建幾座高樓大廈。

相對林東鵬工作室內彷彿有無盡的寶貝讓你發掘,Castaly(梁靜雯)與Sue的創作室顯得平平無奇,若大的空間只擺放着數件畫作及少量東西,然而卻是此行收獲最豐富的一站。Castaly解釋道:「由租用第一間創作室至今,已搬遷過四次,每次都要為解決拆卸搬運問題而頭痛,現在不會花心思去佈置空間,我們始終只是租戶,而且東西少點,隨時可以運用空間製作大型的作品。Castaly是最早一批進駐的藝術家,經歷十年變遷,深感有足夠實用空間更為重要,她現在與Sue和三位兼職藝術家合租千尺單位,幸好另外三位並不經常回來,兩人才有足夠空間進行創作。

Castaly提到其他駐守火炭工廈的藝術家是同學,我好奇地問了一句,「你們都出身於中大?」Castaly忙說:「人們都以為我們約定(在這裡發展藝術村),我們不少同學都住公屋,家裡沒有空間擺放作品,為了準備畢業作品和日後可以延續藝術工作,找過很多地方,火炭工業區是最適合不過,鄰近中大,面積大而租金便宜,數人合租千尺單位也能免強應付。」久而久之,火炭工廈就凝聚了一群來自中大的新晉藝術家,後來慢慢吸引了不少非中大人的藝術家進駐,演變成今日的藝術村,Castaly娓娓道出火炭藝術生態圈的源起和發展,這才知道火炭藝術村是未經過刻意規劃的。難怪每個藝術家工作室都盡現其個人特色,散發着一種有機的自然美。

平日這個生態圈內就只有十數個藝術家在默默認真創作,只有在一年一度的開放日,公眾才有機會窺探藝術家工作室的模樣。Castaly說:「這個時候,我們都會盡量展示自己的作品,與大眾分享,但並不會刻意標價,除非有人主動詢問,作品是源於想創作,不是為了銷售」,這一點與商業味重的畫廊展覽折然不同。

Castaly沒有對我們的到訪感到不耐煩,她說:「在開放日,百戶工作室都會對公眾開放,可以一連兩個周末拜訪所有工作室,不過那時擠得水洩不通,反而不能像現在這般交談。」來去匆匆,也很難作進一步了解。Castaly說初期只對行內人開放,主要是彼此的交流,早幾年開始對公眾開放,多了一批想認識他們的藝術的人,近年有計劃地宣傳,結果人頭湧湧,真正想認識藝術的人卻相對少了,他們有的為了習作、做研究,更多的人只當作是周末餘興節目。像她這樣的藝術家,當然渴望遇上知音人或多些人去認識了解他們的創作。

Castaly表示希望見到類同的生態圈可以在其他地區發展,但面對地產主導下的巿場,確實難有生存空間給予近似的本土文化生態圈萌芽。而這群默默創作的藝術家,也正面對地產巿場波濤湧起的隱憂。隨著越來越多藝術家進駐,業主見有利可圖,現時火炭工廈的租金已漲價近兩倍,Castaly慨嘆現在香港很難再找到租金相宜的千尺空間做創作室,在薪酬未能追上物價、地價的形勢下,師弟妹的竟況比十年前要困難得多,這無疑是新晉藝術家的一大障礙。

離開Castaly和Sue的工作室,到她們的師弟Roy的木作坊拜訪,和師姐一樣,他並不是全職創作自己的作品,Castaly和Sue兼職其他工作,Roy則專為其他Artists承包與木頭有關的藝術作品生產,Roy說:「我們都要糊口和交租。」木作坊內有好幾部切割鑲嵌木頭專用的機器,地上散滿木頭的碎屑。Roy的作品以機動設計為主,木頭製作反而是糊口的副業。

行程最後一站是「自得窰」陶藝工作室,陳錦成正在製作一件陶器,他沒有嫌我們阻礙他工作,還鼓勵我們到處參觀。若大的工作室,有好幾部拉丕機器,獨立燒窰房,還有半露天擺放瓷器和其他大小工具的平台,屋內充斥着各種陶瓷作品。我問了陳師傅一個很無知的問題:「(我們)要完成一件陶瓷要多少時間或堂數?」陳師傅的答法懸疑,「約一個新學生在八堂內已經能成功拉丕,我讓他終生免費在此拉丕做陶瓷,那是個天才呀。」我又再追問:「那倒底要多少堂?」然後他又說:「拉丕可以很快,不用一堂的時間。」談話間,陳師傅給手上作品完成磨光,還樂意地給我們示範拉丕,看見陳師傅認真地拉起一個丕來,僅十來分鐘的時間,我們倆卻看呆了,口裡吐出一個字“難”,難於掌握,難在經年累月的經驗和技術累積,沒有陳師傅那一股專注力和堅持,莫說一件作品,連拉丕這個步驟也無法做得好。走的時候,陳師傅說歡迎再來探訪。

感激郭玉美老師的引薦,感謝諸位藝術家的友善接待。期望火炭藝術村繼續百花齊放!希望更多本土文化生態圈突破地產巿場的勢力,展現獨特生命的色彩。

張貼在 每日絮語 | 1 則迴響

不要給年齡打倒自己

──獻給所有為未來成果努力的人,包括你
樊錦詩、司徒華、梁思成…一位位跨越不同時空、互相交疊的人物,他們不計較地付出一生的努力,去換取貢獻給未來人的成果,我們今天享受的一切就是前人點滴累積的成果,令我明白到薪火相傳的重要。也許你看不見碩果豐收的一天,但請不要計較,因為沒有你的滋潤,果實可能會有遺憾或缺憾,甚至不可能結果,歲月未必足以呈現成果,但有餘燃亮下一代生命,全因你無條件的付出。

 

 

張貼在 每日絮語 | 發表留言

《流浪光影》

歐洲背客織夢履,
驕陽走馬百世事,
青山秀麗堪回味,
直教歸燕忘歲月。
張貼在 每日絮語 | 發表留言

一次機會到某畫廊面試,面見的是一位自稱藝術家的中國女士,和另一位更像藝術家的法國女士,後者提了一個我第一次在面試時接受的問題──你不喜歡什麼?很有意思,我回去後想了想,最中肯的回答是──框。一個愛自由、愛突破主流規範的人,最不喜歡的就是那個框。
時代進步了,思想退步了,從前聘請人的條件很開放,那個框若隱若現,很容易找到發揮的機會和空間,現在專才的枷鎖把人的事業縛死了,也把業務突破發展的機會扼殺了。那位中國女士給套住了沉重的框誠然令人反感,藝術最忌的就是框,很懷疑她的藝術家身份,也很疑惑她如何辦藝術事業。
城巿越發達,框就越多,框住的是民間生活,窒息的是民間文化藝術。活在框框不斷滋長的城巿,被迫套在名牌充斥的商場、坦蕩蕩的廣場,或稍好的廉價公園,真正屬於民間的靈活空間:巿集、老舖、街頭擺賣獻技…都遭到管理完善的大企業、上巿公司與合伙規管嚴緊的公營機構一起追趕屠殺,使絕跡在這個城巿的大框架內。要真正推動本土文化藝術嗎?那怕只有突破這些框框,才見眉目。
張貼在 每日絮語 | 發表留言

向大自然學習

 

 

2010年11月27日,在文物探知館旁聽泉州歷史建築講座過後,從尖沙咀乘天星小輪到灣仔去藝術中心看Kacey Wong的相展。坐在船上偶然抬頭,看見在天空盤旋的大鳥,令我想起在法國杜魯斯(Toulouse)與森美到Pyrenees山玩滑翔傘(Paragliding)時,我倆裝備上似氣球的長方形傘翼,隨風升上天空與滑翔,我就像是躺在嬰兒車上的乘客。
森美說,大鳥會飛到高空尋找氣流,只要張開偌大的翅膀,不花半點力氣拍動雙翼,也能在空中不停盤旋,玩滑翔傘之道是取經於大鳥,越懂得尋找氣流的位置,能在空中飛翔的時間便會越持久,但有時也得碰運氣。事實上由古至今,人類的生活不停向大自然中的動植物取經,只有學習於自然,才是地球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張貼在 每日絮語 | 發表留言